一、设备外置模式
在这三种模式中,最下方的外置模式是将 SD-WAN 终端直接放置在企业用户边缘侧外,将边缘侧已有的公网 IP 和拨号能力直接移植到 SD-WAN 终端上。企业根据需求,将原有的内网流量转发到 SD-WAN 终端上,通过 SD-WAN 终端打通各个节点的互联。
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运营商的设备和企业设备实现明确的权责分配。运营商网络不进入企业内网中,保证企业的安全。当出现问题时,双方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互相排查,提升效率。
二、设备旁挂模式
中间是 SD-WAN 旁挂模式,这种模式一般针对于不希望将自己的公网 IP 进行设备配置变更的企业,他们更多的希望将 SD-WAN 设备旁挂在自己的设备集群中,自己统一进行管理。
在这个管理模式中,SD-WAN 直接对应用户自己的路由器、交换机和防火墙,用户根据需求,将需要的流量转发到 SD-WAN 设备上,SD-WAN 设备将转发流量发送到云端或者其他节点实现业务打通。
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调整外网公有 IP,劣势在于一旦企业外部网络中断,运营商无法第一时间查看设备的情况,因为它被关在了外面。
三、设备内置模式
此外,最上面的是内置模式,SD-WAN 设备采用串接或者接入企业办公网实现部署。这个部署的模式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快速部署,一个设备可以很简单的直接接入用户终端上,很多用户愿意使用这个模式。相对来说,它的劣势比较明显,当设备出现问题时,比如企业内部网络出现问题时,运营商无法通过终端配合企业进行设备的快速定位。
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如有侵权/违规,请联系删除
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文链接地址:/wlw/215088.html